欢迎来到朵拉利品网
知识中心
资讯
  • 资讯
  • 产品
  • 供应商
您的位置: 朵拉利品网 >  知识中心 > 向晓汉简介 张继诗人简介
向晓汉简介 张继诗人简介
2019-07-04 09:04:54 来源:朵拉利品网

1, 张继诗人简介



张继(约715~约779)字懿孙,汉族,襄州人(今湖北襄阳人)。唐代诗人,他的生平不甚可知。据诸家记录,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(公元七五三年)的进士。大历中,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(今江西南昌市)盐铁判官。他的诗爽朗激越,不事雕琢,比兴幽深,事理双切,对后世颇有影响。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。他的最著名的诗是《枫桥夜泊》。
枫桥夜泊 / 夜泊枫江
唐代:张继
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
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
闾门即事
唐代:张继
耕夫召募爱楼船,春草青青万项田;
试上吴门窥郡郭,清明几处有新烟。
102
清明节,感伤
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
唐代:张继
晚霁龙门雨,春生汝穴风。鸟啼官路静,花发毁垣空。
鸣玉惭时辈,垂丝学老翁。旧游人不见,惆怅洛城东。
25
春天,感伤
沁园春
宋代:张继先
急急修行,细算人生,能有几时。任万般千种风流好,奈一朝身死,不免抛离。蓦地思量,死生事大,使我心如刀剑挥。难留住,那金乌箭疾,玉兔梭飞。
早觉悟、莫教迟。我清净、谁能婚少妻。便假饶月里,姮娥见在,从他越国,有貌西施。此个风流,更无心恋,且放宽怀免是非。蓬莱路,仗三千行满,独跨鸾归。
23
上清词
唐代:张继
紫阳宫女捧丹砂,王母令过汉帝家。
春风不肯停仙驭,却向蓬莱看杏花。
21
金谷园
唐代:张继
彩楼歌馆正融融,一骑星飞锦帐空。
老尽名花春不管,年年啼鸟怨东风。
18
寄郑员外
唐代:张继
经月愁闻雨,新年苦忆君。何时共登眺,整屐待晴云。
14
宿白马寺
唐代:张继
白马驮经事已空,断碑残刹见遗踪。
萧萧茅屋秋风起,一夜雨声羁思浓。
8
安公房问法
唐代:张继
流年一日复一日,世事何时是了时。
试向东林问禅伯,遣将心地学琉璃。
8
阊门即事
唐代:张继
耕夫召募逐楼船,春草青青万顷田。
试上吴门窥郡郭,清明几处有新烟。

2, 张骞简介



.
张骞(约公元前164~前114年),汉族,字子文,汉中郡城固(今陕西省城固县)人,中国汉代卓越的探 险家、旅行家与外交家,对丝绸之路的开
拓有重大的贡献
汉武帝建元元年( 前140)为郎。汉武帝想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,张骞任使者,于建元三年-前138出陇西,经匈奴,被俘。在匈奴10年余,娶妻生子,但始终秉持汉节。后逃脱,西行至大宛,经康居,抵达大月氏,联合计划遭到拒绝,大月氏已不想与匈奴抵杭。后再至大夏,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。在归途中,张骞改从南道,依傍南山,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,但仍为匈奴所得,又被拘留一年多。元朔三年(前126),匈奴内乱,张骞乘机逃回汉朝,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,武帝授以太中大夫。张骞在大夏时,得知由蜀(今四川盆地)西南取道身毒(今印度)可通大夏,因劝武帝开西南夷道,但为昆明夷所阻,未能通。元朔六年,张骞随卫青征匈奴,有功,封博望侯。元狩二年(前121),与李广出右北平(今河北东北部)击匈奴;张骞因迟误军期,当斩,用侯爵赎罪,得免为庶人。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(在今伊犁河流域),武帝乃拜骞为中郎将,公元前119年率300人,牛羊金帛以万数,出使乌孙。张骞到乌孙,分遣副使往大宛、康居、月氏、大夏等旁国,此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,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.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,并献马报谢。元鼎二年(前115),张骞还。翌年卒 。他所遣副使后相继引西域诸国使者来汉;乌孙后来终于与汉通婚,共击破匈奴。汉能通西域,由张骞创立首功。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,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。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,至今举世称道。西域诸国当时无史籍记载,张骞所报道,备载于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中,是研究中亚史所根据的原始资料,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。
“闻道寻源使,从此天路回席讼疯瓜莨盖孵睡覆精。牵猪去几许?宛马至今来。……”这是唐代诗人杜甫,安史之乱中避难秦州(今甘肃天水)时,写下的《秦州杂诗·闻道寻源使》。诗中所歌颂的“寻源使”,就是西汉的张骞。在中国历史上,张骞通西域的故事,早已家喻户晓,并带上了某些神话色彩。民间传说,张骞奉汉武帝之命,开通西域,曾到了“西天”的黄河源头,会见牛郎和织女,带回了天马。时逢 战乱,国社动荡,人民流离,忧国忧民的诗人站在中西古道上,不禁想起这位“凿空”西域,远播国威,造福后世的名臣

3, 顺治帝简介



顺治帝(1638~1661)
中国清王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。清世祖。满族。爱新觉罗氏,名福临。皇太极第九子,母孝庄文皇后。年号顺治,习称顺治帝。后金崇德八年(明崇祯十六年,1643)八月,福临在沈阳继帝位,由济尔哈朗、多尔衮辅政。次年,多尔衮统兵入关,进占北京。九月,福临诏告天下,君临全国。福临名为皇帝,而大权完全落到多尔衮手里。多尔衮死后,顺治八年,福临宣布亲政。顺治帝亲政时,因不晓汉文汉语,阅读诸臣奏章,茫然不解。为此他发奋读书,深受汉文化的熏陶。执政期间,在推行汉化方面,他既胜过他的父辈,又深刻影响到他的后代。
面对全国出现新的抗清高潮,顺治帝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,一方面向郑成功和各地抗清力量颁发诏书,宣布实行“招降弥乱”的怀柔政策;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,命他经略湖广等处,剿抚并用,使局势逐渐好转,为日后进攻云贵,统一全国,奠定了基础。清初因长期战乱,流民遍地,农田荒芜。顺治十年,顺治帝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,设立兴屯道厅,推行屯田,十四年,又积极鼓励地主、乡绅招民垦荒。对地方官员制定《垦荒考成则例》,按垦荒实绩,分别予以奖惩。同年,编成《赋役全书》,颁布天下。这些措施,使濒于绝境的农业生产,开始有了转机。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,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。十二年,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。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,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。十四年十一月,顺治帝命吴三桂、赵布泰、罗托统领大军,向贵州、云南进发。十六年春,清军进占云南省城。此时除地处东南沿海的郑成功之外,全国大规模的抗清武装力量基本被平定。
顺治帝同耶稣会教士汤若望以及佛教高僧木陈忞、玉林琇等人的关系至为密切,所受影响极深。十七年宠妃董鄂氏突然病死,他悲痛欲绝,决心出家。经玉林琇坚决劝阻,才重新蓄发留俗。十八年正月逝世。庙号世祖,谥号章皇帝。

相关概念


顺治帝

爱新觉罗·福临(1638年3月15日-1661年2月5日),即清世祖,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,清太宗第九子,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,清朝第三位皇帝,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。 福临六岁登基,年号顺治,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。顺治七年(1650年),福临亲政。福临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,一方面实行“招降弥乱”的怀柔政策;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经略湖广、广东等处。顺治十八年(1661年)死于养心殿,葬于遵化马兰峪,庙号世祖,谥号章皇帝。

福临

爱新觉罗·福临(1638年3月15日-1661年2月5日),即清世祖,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,清太宗第九子,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,清朝第三位皇帝,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。 福临六岁登基,年号顺治,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。顺治七年(1650年),福临亲政。福临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,一方面实行“招降弥乱”的怀柔政策;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经略湖广、广东等处。顺治十八年(1661年)死于养心殿,葬于遵化马兰峪,庙号世祖,谥号章皇帝。

多尔衮

爱新觉罗·多尔衮(别名墨尔根戴青,1612年11月17日-1650年12月31日),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,清太宗皇太极之弟,清初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出生于赫图阿拉(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),是清朝入主中原的重要功臣。 1635年,多尔衮率军收降蒙古林丹汗残部并获得元朝传国玉玺。皇太极称帝后,封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。皇太极去世后,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佐顺治帝,入主中原。1650年冬,多尔衮死于塞北狩猎途中,被追封为“清成宗”,谥号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