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轮草和益母草区别 益母草与茅蒿的区别
2021-04-08 02:35:35
来源:朵拉利品网
2, 夏至草和益母草的区别

夏至草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至草Lagopsis supina(Steph)IK.-Gal.的干燥地上部分。茂盛期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 【性状】 本品茎呈方柱形,四面凹成纵沟,长20~40cm,直径1.5~3mm;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;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中空。叶对生,脱落或残存,皱缩或碎,完整者呈 掌状3浅裂或深裂。轮伞花序腋生,花白色或淡棕黄色,多脱落;萼宿存、筒状,黄绿色。小坚果4枚,褐色。气微,味淡。 【性味】 微苦,平。 【炮制】 除去杂质、残根及老梗,喷淋洗净,沥干,稍闷,切片,干燥。 【功能与主治】 消炎、利尿。用于翳障沙眼,结膜炎及遗尿症。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全草。一年或二年生草本,夏季开花。生于山野荒地、田埂、草地等。本品茎的横切面: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,有毛茸
3, 益母草和艾草外表怎么区分

一、益母草叶子是长条形的,一般是开紫色的花,花的部位有点像是芝麻夜来香的长花部位。益母草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有于其上密生须根的主根。1、茎直立,通常高30-120厘米,钝四棱形,微具槽,有倒向糙伏毛,在节及棱上尤为密集,在基部有时近于无毛,多分枝,或仅于茎中部以上有能育的小枝条。 2、叶轮廓变化很大,茎下部叶轮廓为卵形,基部宽楔形,掌状3裂,裂片呈长圆状菱形至卵圆形,通常长2.5-6厘米,宽1.5-4厘米,裂片上再分裂,上面绿色,有糙伏毛,叶脉稍下陷,下面淡绿色,被疏柔毛及腺点,叶脉突出,叶柄纤细,长2-3厘米。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,植株有浓烈香气。主根明显,略粗长,直径达1.5厘米,侧根多;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。茎单生或少数,高80-150(-250)厘米,有明显纵棱,褐色或灰黄褐色,基部稍木质化,上部草质,并有少数短的分枝,枝长3-5厘米;茎、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。益母草的功效:益母草嫩茎叶含有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。性味辛苦凉,具有活血、祛瘀、调经、消水的功效。治月经不调、浮肿下水、尿血、泻血、痢疾、痔疾。 艾草植株有浓烈香气。主根明显,略粗长,直径达1.5厘米,侧根多;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。茎单生或少数,高80-150(-250)厘米,有明显纵棱,褐色或灰黄褐色,基部稍木质化,上部草质,并有少数短的分枝,枝长3-5厘米;茎、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。参考资料:搜狗百科-益母草参考资料:搜狗百科-艾草
名词解释
夏至草
夏至草(拉丁学名:Lagopsis supina (Stephan ex Willd.) Ikonn.-Gal. ex Knorring,别名:小益母草),唇形科夏至草属被子植物。它生于路旁、旷地上。 其为多年生草本,具圆锥形的主根,茎高15~35厘米,四棱形,具沟槽,带紫红色,密被微柔毛;叶轮廓为圆形,裂片有圆齿或长圆形犬齿,叶片两面均绿色;轮伞花序疏花,花萼管状钟形,外密被微柔毛,花冠白色,稀粉红色,小坚果长卵形,褐色,花期3~4月,果期5~6月。它产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山东、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北、陕西、甘肃、新疆、青海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,俄罗斯西伯利亚,朝鲜也有分布。
唇形科
唇形科(学名:Lamiaceae)是双子叶植物纲中的一个科,大约有220个属,3500余种,是一个大科,主要分布中心在地中海沿岸和小亚细亚半岛,是干旱地区的主要植被。中国有99属约800余种。唇形科的模式属为野芝麻属(Lamium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