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朵拉利品网
知识中心
资讯
  • 资讯
  • 产品
  • 供应商
您的位置: 朵拉利品网 >  知识中心 > 篷布自卸解放车车厢结构图 自卸车车厢设计资料
篷布自卸解放车车厢结构图 自卸车车厢设计资料
2019-07-26 12:21:07 来源:朵拉利品网

1, 自卸车车厢设计资料



希望楼主还是到正规的车箱制造厂订制,以免不安全。
自卸车主要由液压倾卸机构、车厢、车架及其附件构成。其中液压倾卸机构和车厢结构各个改装厂家不尽相同,以下按车厢和举升机构的型式两个方面说明自卸车的结构。
1 车厢型式
车厢结机构型式按用途不同大概可分为:普通矩形车厢和矿用铲斗车厢(如下图)。
普通矩形车厢用于散装货物运输。其后板装有自动开合机构,保证货物顺利卸出。普通矩形车厢板厚为:前板4~6,边板4~8,后板5~8,底板6~12。比如:青专牌自卸车普通矩形车厢标准配置板厚为:前4边4底8后5。
矿用铲斗车厢则适用于大石块等粒度较大货物的运输。考虑到货物的冲击和碰幢,矿用铲斗车厢的设计形状较复杂,用料较厚。比如:青专牌自卸车矿用铲斗车厢标准配置板厚为:前6边6底10,而且有些车型在底板上焊接一些角钢,以增加车厢的刚度和抗冲击能
2 举升机构型式
举升机构是自卸车的核心,是判别自卸车优劣的首要指标。
举升机构的型式目前国内常见的有:F式三角架放大举升机构、T式三角架放大举升机构、双缸举升、前顶举升和双面侧翻,如下图所示。
三角架放大式举升机构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一种举升方式,适用载重量8~40吨,车厢长度4.4~6米。优点为结构成熟、举升平稳、造价低;缺点为车厢底板与主车架上平面的闭合高度较大。
双缸举升形式大多用在6X4自卸车上,是在第二桥前方两侧各安装一支多级缸(一般为3~4级),液压缸上支点直接作用在车厢底板上。双缸举升的优点为车厢底板与主车架上平面的闭合高度较小;缺点是液压系统很难保证两液压缸同步,举生平稳性较差,对车厢底板的整体刚度要求较高。
前顶举升方式结构简单、车厢底板与主车架上平面的闭合高度可以很小,整车稳定性好,液压系统压力较小,但前顶多级缸行程较大,造价很高。
双面侧翻液压缸受力较好,行程较小,可实现双面侧翻;但液压管路较复杂,举生翻车事故发生率较高。

2, 九米六的大货车车厢宽度是多少?



9米6货车各项参考指数:
1、9.6米单桥厢式货车底盘高度一般在1.3-1.5米左右。
2、货厢内宽2.3-2.4米左右。
3、厢体内部可装货高度约在2.5-2.7米左右。
4、车厢车可装货物约50-55立方。
5、能装货的有效长度在9.5米左右。
6、厢式车合适装的货物:9.6米单桥厢式货车比较适合承接各种贵重物资、轻泡货以及对运输有防水要求的货物。
货车的后面有带卧,可供司机休息,根椐国家的规定,其驾驶室内也只能限载三人。
9.6单桥厢式车为了装卸货方便,会在货厢一侧或两边各开一个门,我们称之为中门。
门的宽度一般约1-2米,高度2-2.7米左右。3、9.6米单桥厢式货车不太适合承运大型设备。
9.6米是大型(中型)货车,需申领B2准驾车型驾驶证。
厢式运输车又叫厢式车,主要用于全密封运输各种物品,特殊种类的厢式货车还可以运输化学危险物品。具有机动灵活、操作方便,工作高效、运输量大,充分利用空间及安全、可靠等优点。
底盘分类
按照品牌分类:东风厢式运输车、解放厢式运输车、五十铃厢式运输车、江淮厢式运输车、江铃厢式运输车、福田厢式运输车。
按照外形分类:单桥厢式运输车、双桥厢式运输车、平头厢式运输车、尖头厢式运输车。
按照品种分类:小霸王厢式运输车、多利卡厢式运输车、三平柴厢式运输车、东风康霸厢式运输车、145厢式运输车、153厢式运输车、1208厢式运输车、1230厢式运输车、1290厢式运输车、半挂厢式运输车。
按照用途分类:仓栅式运输车、厢式运输车
载货部位的结构为封闭厢体且与驾驶室各自独立的载货汽车。(不包括微型厢式客货两用车。)
厢式货车比普通货车更加安全,更加美观,下雨淋不湿货物。
参考资料: 百度百科-厢式运输车

相关概念


车厢

车底就是我们俗称的铁路车厢。旅客列车车厢有硬座车、软座车、卧铺车、餐车等。硬座车中间有过道,两侧有2人和3人座椅,靠窗有茶几,每节车厢有两个门,有厕所和洗漱室。座椅上方有放随身行李物品的行李架。车厢内有照明和空调设备。硬卧车的卧铺是供长途旅客夜间卧睡的。车厢内一用横隔板分成十几个客室,每个客室内的上、中、下铺相对排列;车厢另一侧有通道,靠窗设供人坐的座椅及茶几。卧铺车根据不同季节,提供简单的铺盖卧具。车厢几乎都在交通工具上,火车有车厢,有的汽车也有。火车车厢是一节一节的,所以火车是由一节节车厢连起来的。

自卸车

自卸车是指通过液压或机械举升而自行卸载货物的车辆。自卸车的车厢分后向倾翻和侧向倾翻两种,通过操纵系统控制活塞杆运动,后向倾翻较普遍,推动活塞杆使车厢倾翻,少数双向倾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