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朵拉利品网
知识中心
资讯
  • 资讯
  • 产品
  • 供应商
您的位置: 朵拉利品网 >  知识中心 > 用手判断土壤含水量 日常生活中则样判断土壤含水量
用手判断土壤含水量 日常生活中则样判断土壤含水量
2020-02-29 06:20:35 来源:朵拉利品网

1, 日常生活中则样判断土壤含水量



饱墒,含水量18.5%~20%,土色深暗发黑,用手捏之成团,抛之不散,可搓成条,手上有明显的水迹。饱墒为适耕上限,土壤有效含水量最大。
适墒,含水量15.5%~18.5%,土色深暗发暗,手捏成团,抛之破碎,手上留有湿印。适墒是播种耕作适宜的墒情,有效含水量较高。
黄墒,含水量12%~15%,土色发黄,手捏成团,易碎,手有凉爽感觉。黄墒适宜耕作,有效含水量较少,播种出苗不齐,需要灌溉。
干土,含水量在8%以下,土色灰白,土块硬结,细土松散。干土无作物可吸收的水分,不适宜耕作和播种。

2, 土壤含水量最大可以是多少



直观目测土壤墒情。一般可把墒情分五级:
一级土壤干燥、坚硬,手捏时不易捏碎。这样的土壤对作物生长极为不利,往往停止生长,甚至死亡。应灌水解旱。
二级土壤手搓不能成条,而分散成一些小块,它有一定的含水量,作物尚能生长。应浇水防旱。
三级土壤湿润,手搓可成条,小刀插入土壤不会粘在小刀上。这样的软而可塑的土壤对作物生长有利。
四级土壤潮湿,用手捏抓时粘手,说明土壤中含水量偏多,但对作物无大影响。
五级土壤过分潮湿,低注处有积水,土壤抓在手中成稀泥状态,对作物生长不利。应及时排水防涝。

名词解释


作物

直接或间接为人类需要而栽培的植物。“作物”一词由日语转借而来,在中国古籍中则称“禾稼”或“谷”。古代有所谓“五谷”、“六谷”、“九谷”、以至“百谷”之称,其中谷的含义不断发展,由稻、黍稷、麦、菽,逐步扩大到麻类、瓜果、蔬菜乃至所有栽培植物。中国农业文献中自20世纪初开始引用“作物”一词,今已普及,俗称“庄稼”。

生长

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。生物的生长是生物体或其一部分的体积、干物重或细胞数目增长的过程。在许多情况下,这三者的增长是同时并进的,但增长速度并不完全一致。有时三者之中只有一项或两项增长,其余则停滞不动,甚至减少。